周恩来总理与沿头
在涉县,有一个村出了两个全国劳模,周总理也去过,你知道是那个村吗?
那就是河南店镇沿头村!
沿头村位于涉县城西,清漳河西南岸,河(南店)茅(岭底)公路穿村而过。据查,始有本县固县(固新)村崔姓迁此立村。因村东有一“石堂岩”故取名岩头村。清顺治十六年《涉县志》,有“岩头”之称。后来,以“岩”字谐音改称沿头。
闲聊时,好友前川说沿头村支书张俊芳费尽心血,建了一个村史馆,搜集展出了不少周总理视察沿头的资料,3月2日,约我一起参观,我欣然同往。
周总理视察沿头旧址
村史馆位于村中一处宽敞的四合院内。整个大院座北朝南,大门左右临街两侧及东厢房各建有一层瓦房,正北的主房七间、座西的陪房七间,皆为两层建筑。整个建筑全是青砖灰瓦土坯墙的地方格调,原貌保持完好。
三个展室设在主房。
第一展室是当年周总理和村干部、群众座谈的地方。四个大小不一方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放着马灯、暖瓶等旧物品,旁边摆着当时开会坐过的椅子和条凳,墙上悬挂着周总理视察时的相片以及村干部刘凤竹、刘保安两位劳模的有关相片等。
第二展室是沿头村荣誉室,陈列的是沿头村解放以来获得的奖状,有1958年2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给沿头村颁发的《扫除文盲奖状》,1958年中共邯郸市委、邯郸专员公署颁发的教育锦旗, 1957年邯郸区专员公署绿化建设奖状, 1954年刘凤竹农业生产合作社通报,妇女工作通报……
第三展室陈列的是一组写意人物画,主要表现了劳苦大众从解放前的苦难生活到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等不同时期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奋斗历史。二十多幅作品中,运用了远景、近景、中景等多种构图方法,画面重点突出。画面中的人物用赭墨勾勒,然后进行设色,整体颜色丰富。绘画时运用勾、皴、点、染等方法表现山坡、树木等场景,鲜艳亮丽。从文字内容和画的质量推测,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水平非同一般。
本是一次打发时间的参观,可回来后,一个问题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就是周总理为什么选择视察沿头村,而不是别的村?多次与前川讨论,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为此,3月5日,我又与前川走进沿头村,再次认真查看了展室的内容,并通过张俊芳同志从当时的见证人、现年84岁的刘麦田老人的回忆里和刘凤竹、刘保安的事迹资料中知道了周总理视察沿头村的前前后后。
刘凤竹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1940年任村生产主任开始就成为沿头村的“领头雁”。1942年,组织群众分队编组,白天开展对敌斗争,晚上抢收庄稼。1943年同村长程玉堂、政治部主任王福众组织六户贫农成立了互助组,并任互助组组长。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他又领头创办了“新民互助合作社”,率领群众发展生产。1948年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农业社社长、人民公社副社长。
采访当年周总理当年视察沿头村的见证者84岁的刘麦田(右一)
在农业上,他实行编队编组编工,集体劳动,按亩摊工,年终结算,解决了一些农户缺劳力,缺牲畜,耕作难的问题。
在副业上,根据当时手艺人多,战后市场不繁荣的特点,兴办了粉坊、染坊、豆腐坊、油坊、酒坊、醋酱坊、绳麻铺、木匠铺、弹轧花铺、编织等20多种副业。还组织了60多名妇女纺花织布,扒黑叶染黑布,栽蓝靛染青布,解决了当时染布难、买衣穿衣难问题。为解决老弱孤寡病残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他吸收20多户老弱孤寡病残的家庭参加互助组,按“各尽其能,人尽其才”进行合理分工,如张哑巴挑水,半痴子王老虎蹬轧花机,拐子程书元拉风箱,跛子张古时记工打杂,做到人人有活干,户户无闲人。
这一时期,沿头村的农副业都有较大发展,盖新房30多间,买骡子12头,铁轮大车两辆,至1950年粮食产量由解放前亩产69公斤提高到125公斤。
因成绩突出,刘凤竹被选为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中共河北省委第一届党代会代表。 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宴请,并以老区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庆观礼。
村史馆大院
1951年他又试办了一个有五户土地入股的初级社,1952年正式建成有44户农民参加的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又建成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的第一年,粮食产量就由互助组时亩产125公斤,提高到166.5公斤。可以说,当时的沿头村是一年一大变,三年一巨变。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刘凤竹还特别注重教育。他带领群众从1943年开始办冬学, 1945年办识字组,1950年办起三个常年业余学习班。1952年开展扫盲大突击,增设一名专职教师和两名兼职教师,组织了三个速成识字班和四个普通扫盲班。1955年,刘凤竹率先在沿头村建立托儿所(幼儿园),全村大部分幼儿进入托儿所,使全村大多数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到1956年,全村14至40岁的333名青壮年,有262名扫除了文盲。
1958年,沿头村普及了初等业余教育,邯郸专署组织各县教育科长,扫盲校长来沿头参观学习扫盲先进经验。在他任职期间,通过大办农民业余教育,共扫除文盲351人,其中有150人达到了高小文化程度,有70人达到初中文化程度,有3人达到高中水平。
刘保安劳模的有关证件资料
因办学成绩显著,1954年,河北省教育厅奖给在社办学成绩显著的刘凤竹农业生产合作社90万元(旧币)。1957年,刘凤竹出席了全国扫除文盲座谈会,受到了陈毅元帅的接见。1960年,沿头村被评为全国农民业余教育先进单位,刘凤竹还被《人民日报》聘请为通讯员,并以先进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设宴招待。
而刘保安同志在刘凤竹任村支部书记时,任村支部副书记。50年代他和刘凤竹同志一道,把沿头村农民业余教育搞得轰轰烈烈,成为全省、全国农民教育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1960年先后出席了全省、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于“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60年6月11日,还参加了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联欢晚会。在周总理视察沿头村时,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刘保安同志作为村主要负责人接待了周总理和省、地领导同志。(因党支部书记刘风竹同志因公外出)
从展室内容和人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当年沿头村在政治、经济、教育、民生等各方面工作都走在了县、地、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劳模刘凤竹的有关证件资料
以刘凤竹为首的村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团结率领全村群众,满怀激情地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历程,正是建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群众由分散到集中,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经济有个体到集体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当时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为县、地、省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而作为“领头雁”的刘凤竹、刘保安一班人不仅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还有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伟大情怀,更有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他们在集体化道路上敢于先行、勇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为解放后全国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方案和借鉴。他们的壮举必将彪炳史册,他们不仅是沿头村的功臣, 是人民的功臣,更是历史的功臣!
由此推测,这就是周总理选择视察沿头村的主要原因。那么,周总理视察沿头时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对中国农村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1961年4月28日周总理到邯郸地区农村蹲点调查。5月7日中午12点周总理从武安伯延出发,下午2点30分到达涉县城。听取县委简要汇报后,驱车前往沿头村。3点40分左右到达沿头村。
周总理穿着一身银灰色的旧中山服,从吉普车上下来,走进院后就站在东墙根,脱帽向大家问好,和在场的每个干部、群众一一握手。
之后,周总理走进饭厅与刘火元等10名炊事员一一握手。看到饭厅放着能盛30桶水的大锅时,惊奇地问刘保安:好大的锅啊,这是从那里买来的?刘保安说:“从山西用大马车拉回来的。”
走到大锅前,周总理拿起勺子搅动锅里的抿节饭。边搅边问:还有没有其它吃的?炊事员刘火元说:没有其它吃的了,今天中午还是好的……
周总理又指着旁边的小锅说:这个小锅是干什么的?刘火元忙说:是招待客人用的,今天专门炖了一小锅沿头村祖传的手工卤水豆腐。周总理温和地说:我可以吃点吧!刘火元忙说:“行!行!……”总理正要吃时,被警卫拦住。无奈之下,总理只用筷子夹了一块豆腐尝了尝。吃完后,不住称赞:沿头卤水豆腐,真好!
随后,在沿头村副支书刘保安等人的陪同下进入大队办公室。办公室的桌椅十分简陋,总理坐北向南居中坐下。当时陪同总理前来的有河北省公安厅薛庭长、邯郸地委书记庞均、涉县县委第一书记段鹏翔、县长张学书、县委书记处书记张生荣、副县长李志明等,还有正在沿头村搞调查研究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维刚。
周总理视察沿头村座谈会相片(翻拍)
坐下后,周总理逐个询问参加座谈会的村干部、群众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在村里负责什么工作。然后,挨个征询大家对办食堂的意见。
因为大家初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心情紧张,不知道总理的来意。刚开始说话比较拘谨,只说食堂好,不敢反映问题。总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群众有顾虑,没敢把心里话掏出来,就一再启发大家说:食堂饭厅这么小,一百多人吃饭,阴天下雨怎么办?吃饺子怎么办?老人、小孩、病人尽吃凉饭怎么行?干部多吃多占怎么办?
在周总理的启发下,妇女干部刘巧的说:“在食堂吃饭有很多不便,想回家吃饭,可是不敢,怕说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总理听到这个女同志说出了心里话,很高兴,连声赞扬她,并说食堂是个伙食问题,和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没关系。总理还拿自己做比喻说:我和我老婆都不在农民食堂吃饭,难道就不是社会主义一分子了吗?说得大家都笑了。
座谈会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纷纷向总理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从各方面讲了在食堂吃饭的弊端。总理还问群众在食堂每天多少指标,吃多少菜,养不养猪等等,大家都积极发言。
周总理看到大家七嘴八舌说出了心里话,非常高兴,指示大家会后继续组织群众讨论,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决定办不办食堂。
座谈会结束后,总理又信步走到社员刘向琴家。总理上前,紧紧握住老人的手,问他家里几口人,生活过得怎么样,在食堂吃饭好还是回家自己做饭好,如果食堂解散之后,回家做饭有没有锅灶。老人回答说有。总理不放心,又到厨房里去看,还亲手拉了拉风箱,看好使不好使,有没有风,并掀开锅盖看了看锅。总理的关怀,使刘向琴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以后,老人逢人便说:“我一端起饭碗来,就想起了周总理。总理那次来俺家足足有半个多钟头,啥都问到了。总理真是人民的好总理,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哪!”
周总理当年视察沿头村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
总理视察结束已经到了下午7点50分,闻讯赶来的群众早早站在大街两旁,都想一睹总理的风采。总理边向前走,边同群众握手。临上车时,总理再次同参加会议的人员握手告别,上车后还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干部和乡亲们目送着总理,直到汽车看不见影了,还久久不愿离去。
5月8日上午,沿头村13个小队全体停工开会,讨论食堂去留,并在两个碗放豆表决,结果99%的人都同意回家建灶起火。
5月17日,涉县接到上级指示,全县10个公社(包括武安划入的徘徊、马庄、阳邑)2476个食堂全部解散。
沿头村在工作组和村班子领导下,按各小队人口对户分粮,各户买锅建灶非常高兴。七天之内,全村社员都吃上了饱饭,喝上热乎乎的汤。全村人心振奋,从心眼里感谢周总理,感谢共产党!
可以说,周总理这次座谈后食堂的解散,是农村社会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原因,除党中央、毛主席关心民生、英明决策外,沿头村干部群众敢说真话、敢讲实话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毛泽东主席在《论联合政府》(1954年4月24日)中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沿头村以刘凤竹为“领头雁”的一班人与全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发展,是真正的英雄!
搁笔之时,遗憾颇多。因个人水平不高,加上搜集的资料有限,不能更深的去挖掘历史,更高的去体现当年劳模的精神,更不能精准的展现伟人的风采。好在张俊芳书记挖掘整理当年的历史,建成村史馆就是为了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传承、弘扬沿头村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并使之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发扬光大!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好事、实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相信,沿头村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2024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
苏米顺,笔名:跋山涉水,河北省涉县人,1985年邯郸师专中文系毕业。爱好写作与摄影,偶有文章发表于报刊、平台。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数码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协会会员。
图文作者 苏米顺 编发 常小靠 孙业腾
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联系电话:13832133778 13463227413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电子邮件:5408247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