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动态 > 非遗资讯

澳门红刊出版社名誉社长乔梁:“掌上明珠”要持续发光发热发力

发布时间:2025-01-05 来源: 红刊 投稿作者: 字体 [   ] 

乔 梁/澳门红刊出版社名誉社长

2025年1月3日

WechatIMG4546.jpg

12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充分肯定回归以来澳门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形容澳门是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习主席视察期间的重要讲话在澳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激荡起各界同心协力书写美好未来的豪情和信心。对此,我与大家分享三点体会:

一、登高望远,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的历史卷轴上为我们标注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时空坐标。回首来路,香港、澳门回归以后,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在创造港澳繁荣奇迹的同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国家建设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眺望前路,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港澳与内地更加紧密携手同行,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一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二要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三要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四要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这“四个要”,既是新征程上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行动指南,又是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必由之路。

二、海纳百川,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我们纵向回顾建国75年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横向对比各国发展状况,可以明显感受到:今日中国的制度体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一国两制”也不例外。我的理解是,“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政治智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道出“一国两制”的世界意义。中西文化在澳门交融荟萃,但澳门文化底色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澳门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保障。25年来,澳门向世界展示了“一国两制”制度蕴含的中华文化的智慧精髓,体现了“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有巨大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典型案例。

三、锐意进取,持续深化粤澳合作

习近平主席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粤澳携手共进、琴澳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粤澳双方都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围绕共同落实好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加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担负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让“掌上明珠”持续发光发热发力。一方面,要持续加大资源力量投入,加快提升琴澳一体化水平,亲密无间共同做好深合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更加有力、有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另一方面,粤澳双方要共同抓住大湾区建设的大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把促进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紧紧抓在手上,聚焦做大做强中医药、高端制造、文旅会展等特色优势产业,齐心协力把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澳门经济适度多元,这是首要要求,也是对澳门发展念兹在兹的重大事项。这需要政府主导、共同发力,引导中资企业盘活资源、发挥优势,带动澳门实体产业、实体经济稳健有序发展。这其中,不仅需要澳门中银、南光集团、南粤集团等中资企业协同发力,而且更需要法联会全体同仁助力支持,尤其是司法判决对舆论热点问题的回应,也是回应岑浩辉特首提出的第一政纲“法治澳门”的应有之义。

限于时间关系,我就分享这么多,算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附乔梁社长诗歌二首:

贺澳门回归祖国廿五周年 两首

(一)

镜海珠还廿五年,

琴澳一体旗高悬。

王在法下迸活力,

中西合璧幸福绵。

(二)

芙蓉出水美无瑕,

逢五逢十烁芳华。

万众一心万家乐,

大同社会大莲花。

乔梁博士甲辰大雪澳门

注释:岑浩辉特首提出打造四个澳门:法制澳门、文化澳门、活力澳门、幸福澳门。

编审:刘鑫闻 王正义

责任编辑:孙业腾 赵道远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红刊杂志社独家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

来源:红刊杂志社

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冀ICP备2023009938号-3冀公网安备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