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动态 > 非遗资讯

老兵讲,新兵听,奉献青春报国——蠡县东魏村老兵李树凯为入伍新兵讲述战斗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27 来源: 本网 投稿作者:穆立新 字体 [   ] 

几年来,在欢送新兵入伍仪式上,蠡县东魏村90多岁老兵李树凯给入伍新兵深情讲述战斗故事让与会者深受教育。他给新兵们讲的这第一课,使他们在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奉献青春、报效祖国,在部队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其奋斗目标,把个人扎根军营的行动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李树凯,1933年出生,1948年12月他15岁参军,1953年入党,他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报务员、副班长、班长、台长、电报员,1958年1月复员。他参加了西安、西宁、银川、太原等多次战斗。还有1949年6月在甘肃参加仁山河战斗,1949年7月在宁夏参加吴忠堡战斗,1951年11月在朝鲜参加反攻二二七高地战斗,1953年6月参加反击无旺高地战斗。复员后,他在本村任了21年党支部书记,改变了东魏村贫穷落后面貌,该村成为蠡县有名的红旗村,受到上级表彰。

李树凯老人的报告给新兵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回忆:“参军后,我们是华北十八兵团,和十九兵团都归一野指挥,每天都是急行军,直追敌人,紧追猛打。正面敌人是多年盘踞西北的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此敌以骑兵著称,我们靠着两条腿追歼敌人骑兵队,很紧张劳累。我的班长是绥远人,跟着班长作战,两天一宿打下了甘肃的仁山河。部队前行到吴忠,这个地方有城墙围着。一个班补充三个新兵,老兵带新兵打仗。班长说:‘我带着李树凯’。他给我讲战略战术,跑时跑蛇形,不能跑直线。他爬行时,让我跟着他爬,他爬,我就爬,他跑我就跑。另外两个新兵,一个是安国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另一个是定县人,把腿打伤了。他们两个没有作战经验。兰州、西宁、银川相继解放,马鸿逵、马步芳残部被全歼,解放了陕甘宁三省。”

李树凯老人虽然已经90多岁,但他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讲话时绘声绘色,辅有动作,很吸引人,新兵听的入神。

他说:“1951年我们在济南过的年,然后坐火车一直到丹东,我当时没有过鸭绿江。部队缺少发电报的,要河北省的、高小毕业的,我高小上了一年,虽然没有毕业,也被选上了。在辽宁省新民县学习了一个月通信,我们由兵团的一个营分配到军、师、团,开始是64军191师571团,后被分配到190师570团通信连。朝鲜冬天特别冷,战士们穿的薄,手脚被严重冻伤,敌机轰炸,后勤供应不上,但志愿军钢铁战士们士气很壮。”

 

他讲了一次非常惨烈的战斗。他回忆:“1951年11月,我们攻打227高地。227高地西边、北边、南边敌人占着。149高地距离227高地3华里。我当时担任副班长,带一个电台,两个助手跟着。晚上10点电报来了,军里指示,我报告给连长胡生奎。要求从12点开始,利用3个小时,打下227高地,立了军令状,如果三个小时拿不下来,向连长示问。有线电都被炮弹打断了。我们连3个排,120人。先让3排上,我发报,请求炮火支持,冲锋之前先炮击227高地,然后一个排上去30多人,结果一个人也没回来,都牺牲了,没有攻下。接着让2排上,又拍电报,请求炮火支持,炮击227高地,咱们的炮火一停,人往上冲,敌人就开炮,又都牺牲了,没有攻下。这时,连长说最后这次,剩下一个发报的,所有人员包括伙夫、通信员都上。连长并说,你们三名电报员剩下一人,两个人都上。我说,我和赵小满上。崔茂荣说,我和赵小满发报技术不行,我们弄不了,都是副班长联系,留下副班长李树凯吧!连长说,就剩下李树凯吧!咱们一起往上冲。这次冲锋,打下了227高地,这时快天明了,我拍电报向上级报告。全连只有连长、通信员和我没有牺牲。又上来部队归我们三连长指挥,坚守阵地。”说到这里,李树凯再也忍不住悲痛的心情,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他平稳了一下儿心情说:“我们坚守227高地13天,吃炒面、雪球,嘴肿得说不出话来。崔茂荣,山西洪洞县人,赵小满辽宁开源人,20来岁,一想起两个战友跟着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我就哭,我一哭,连长也哭。1951年那年我18岁。”

李树凯老人的讲述,使听讲的新兵们都伤心地落泪。这堂课,让新兵们懂得了他们为什么要当兵,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更加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新兵代表表示:“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向前辈们学习,练好本领,保卫好祖国,为实现强国、强军的目标贡献力量!”

 

新兵家长们听了李树凯老人的讲述,也很受感动,纷纷发言表态,支持儿子当兵报国,奉献青春,做他的坚强后盾。(作者:穆立新)

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冀ICP备2023009938号-3冀公网安备 人员查询